如是我聞,一時佛住"俱焰彌國"金剛山頂,遍觀十方皆如火色。爾時,如來即噓長歎,普視眾生都無差途。善哉,眾生當何所救!思惟已訖,一切諸佛世界及諸菩薩境界,上至三十三天,下至十金剛際及魔宮殿悉皆震動。其時,即有過(去)、現(在)、未來一切諸佛,應念正思。復有諸菩薩等,住自心中而復不動。復有諸金剛,領諸眷屬執金剛事,不安其座,遊行十方。復有諸天仙、魔眾怖走無處。
爾時,即有十"金剛藏菩薩",前整衣服,白佛言:「世尊今者此瑞,為惡相耶,為善相耶?」
爾時,如來但自思念,而復不答。其時,會中有菩薩名"金剛愍" ,告"金剛藏菩薩"言:「是相不善,佛今悲愍,入慈心三昧,不名為善,且自淨心,待佛所宣。」
爾時,復有"德藏菩薩"問"金剛愍"言:「云何名為"慈悲三昧"?」即有"金剛愍"告言:「正是救攝之處,善哉善哉!」其時各淨身心。在須臾之間,見如來心,遍諸眾生。
爾時,如來從三昧起告言:「諸善男子,善哉善哉,眾生沒盡。汝悉知不,我今見諸眾生,不解我法,不知我心,不到我際,被魔所持。如何救得,誰有方計,護得眾生,誰有方計,攝得此毒?」
其時,即有二十千萬億菩薩,皆是灌頂,大法王子,威德自在,來白佛言:「世尊,我有菩薩慈。」佛言:「此非慈攝。」復有百千萬億,恆河沙數,世界金剛密迹。一一密迹,持四天下力士,前白佛言:「世尊,我能力攝。」佛言:「金剛此非力攝。」
其時,復有一切世界,大自在天。能變身為佛,來白佛言:「世尊,我有自在,變化所攝。」佛言:「非汝幻惑所知。」
於眾會中,有一菩薩,名曰"實德"白佛言:「世尊,如是金剛、菩薩、天仙,皆悉不能攝持。佛今如何,令諸眾生,得脫此難?」
爾時,如來告"實德菩薩"言:「唯有如來,心中心之不能及,何以故?能令諸魔,生大慈故。能令諸法,隨應現故。能令諸佛,常不離故。能令諸菩薩,為眷屬故。能令諸金剛,施威力故。能令諸天眾,常擁護故。諸大藥叉、羅剎成助法眾故。能令一切,諸大鬼神,生歡喜故。能令所持誦者,等佛力故,等佛心故,等佛智故,等佛威故。能令持者,心所為作,無不辦故。能令所有障難,皆斷絕故。帝釋梵王,常扶持故。能令一切,直至菩提,無退轉故。世間所有事業,自明了故。乃至過去、未來。現在一切,世界有通、無通,有智、無智,有賢、無賢,盡歸伏故。」
爾時,大會聞說此已,咸欲聽受。於大眾中,忽起光明,過百千日。
爾時,"實德菩薩"問佛言:「此是何光,何等因緣?」答言:「此歡喜光,從心中心生。」世尊言:「當知此光,不可量、不可稱,不可讚歎,亦無印可。何以故?為同諸佛,無印可故。同諸如來,無所得故,一切諸相,亦無見故。守慎諸根,無捨離故。使諸魔怨,不得便故。能遮魔王,諸道路故。以是因緣,名心中心。」
爾時,一切大眾白佛言:「世尊,我從所修因緣,及佛妙教,未曾聞有,如是讚歎功德,大威神力!唯願如來,為我等輩,宣說此句,證修覺地。唯願使我,於中修行。」
爾時,如來告諸菩薩、諸善男子,今當宣說,證修佛地,有十種持,必定成就。何等為十?
第一持心,於法無礙,於佛生信,於心平等,於眾生生慈,於色無著。
第二持戒不闕,常攝在定,修不妄語,好施眾生,斷除憍慢。
第三莫行惡,修不殺戒,勿食惡食,慎莫自讚,莫見他過。
第四於諸求法,莫生譏嫌,於諸佛教,遮護過惡,於師僧中,如父母想。
第五若行願教,慎莫遺失,於諸貧富,等心觀察,須懷世諦,而順諸人。
第六於佛句偈,常須警察,所修諸法,必須遍持,有所乞求,應心即施,慎莫觀察,上中下根。
第七所持契印,莫不淨行,莫非時結,莫為名聞利養而用,有所行法,亦不得捨非眾生。
第八於一切所有,莫生偷竊,斷非理惡,莫行諂佞,於佛法要,護如己命,乃至良賤,莫存二心。
第九所救諸苦際,不至誠者,實莫退心,莫自輕法,莫使他輕,須斷己謗,莫使他謗,必須質直,常行耎語,勸存善道,起大慈悲。
第十斷除邪行,莫損虛空,志信堅固,不辭疲苦,常勸不捨,慕善知識,或於林泉,清淨之處,發廣弘願,慎莫怯弱,念念存攝,勿令邪見,常住大乘,有善知識,承迎禮拜。
如是十事,能斷除者,是持法證。決定直至,無上菩提,更不退轉。欲修菩薩,及金剛身,滿足不難。
爾時,諸菩薩聞說此已,白佛言:「世尊,如此願行,我今修學,唯願如來,起大悲心,說此神妙章句,大眾欣仰,今欲受持。」佛告諸善男子,樂說便說,諦聽、諦聽。
爾時,如來復以菩提心,契護於大眾,令心不動。即說呪曰:「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羅尼」
本經原咒:唵 跋 囉 跋 囉 糝 跋 囉 糝 跋 囉 印 地 耶 微 輸 達 禰 哈 哈 嚕 嚕 遮 隸 迦 嚕 遮 隸 莎嚩訶

此《佛心經》所修持的印法,以六個手印為主體。各印功用悉廣大無方。而其一一印法,均有對應的密本尊。今畧述六印密本尊並內義如次:
第一、"諸佛生起印"、亦名"菩提心印" "懺悔印":
先以左右二手,二無名指,各屈鉤,苾於中指後。以二大母指,各屈捻二小指甲上,二頭指各屈,鉤二無名指頭。二中指直,竪頭指捻,合腕當於心上,其印即成。
(注:此契之本尊即金界東方"阿閦佛"。修持此印之外現即"多羅菩薩"。東方為初發心門,諸佛修持,亦須循此以上,故為最初,乃如後五印之主,若發心不具,定無成就。而"多羅菩薩"為觀自在目淚所現,此多羅尊即慈悲極體,是以修持此契有不得生嗔之訓,良有以也。)
若人修持,此契法者,得菩提心,具足菩薩智,具足一切,波羅蜜門,具攝在心。
所有諸佛、菩提及諸祕門,是此印攝。於淨室授持,此契經七日間,所有法要,即現目前。於諸魔道,及眾生道,及諸鬼神道,如是隱形伏匿,持此印契,自然知處,更欲變形,變亦不得。
諸善男子,若得此契,應念即有,十方諸佛,雲集其頂。應念即有,十方菩薩,求為侍者。應念即有,十方金剛,求為給事。應念即有,十方諸天,侍衛供養,諸魔眷屬,悉捨本土,來助法威。一切毘那夜迦,求來供養。
諸善男子,欲降伏魔怨外道,先結此契,呪三七(二十一)遍,舉在心上,迴身起立,左轉一迊,其時大地震烈,其魔諸眾,陷入下方,永不復出。縱有出者,是佛慈愍,然始得出,慎莫生瞋。持此呪者,若生瞋者,十方浩沸,非歡喜時,十方始安。
諸善男子,當佛之首,諸法之母,諸契之王,十方諸佛,從此而生。如諸佛世尊,無有過者,若不過者,必須記持,勿輕用也,量事大小用之。若持諸法,先以此契為首,不得此契,諸法無主。縱有成就,所有身心,亦不決定。諸神不衛,所作諸法,多諸障難,慎之!慎之!莫不淨用。
第二"菩提心成就契" 、亦名"十方如來同印頂契"用前呪。
先以左右二手,中指相交右押左,於虎口中出頭。二無名指並屈,押二中指背上。二母指各捻,二無名指,後相拄頭,二頭指於,二無名指背上頭相拄。二小指直竪合,頭相拄成。
(注:此契之本尊即金界南方"寶生佛"。修持此印之外現乃"堅意菩薩",又名堅固意菩薩,為"寶生佛"四德所集之變化身。是印亦名"十方如來同印頂契",實因修持之人,必仗"寶生佛"加護灌頂,得無量法財忍施等增益諸功德,方能開顯上求下化之行門。彼堅固意菩薩者,即修此印成就,得一切義利堅固,法忍獲得,轉我執為平等性智也)
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得此契持者,轉業消障,速證無上,正等菩提。常持此契,得聞持不忘。於諸法要,自然通達。從久遠來,所未持者,應心所作,皆悉契合。持法之時,有諸外道,及魔波旬,來欲惱者,舉心即退。欲有所需,點契即來。乃至千變萬化,能惑人法,結契持心,即現本形。地中伏藏,龍宮寶處,若有所需,以契指之,應時即至。
十方世界,所有法要,欲得成者,於初夜間,結契持誦,不離本坐,便取睡眠,十方世界,所有要法,心所欲者,即自教來。
若求小通,不經三日,若求大通,不過七日,於夢寐中,佛自印頂,自護功力。若欲得見諸佛、菩薩、神鬼、精靈、金剛等,每結印之時,將印印眼,至一千八十遍,即見必須安心,勿使恐動,令人失心。若諸惡災,害及本土者,以契呪之一百八遍,將契指天,畫成佛字,其災即滅,更不復生。若持此契時,被諸魔惱,但言小賊,不經再三,其魔即退。世間小小,諸病及難治,不可識者,但結契呪滿一日,癲病亦除。除不至心,若於龍藏,所須法要,結契誦呪,呼龍王名,不經一宿,其法自現,當見之時,誦持不得,更不忘失。若得此法,但自祕之,勿傳非人,慎之!慎之!欲用此契,量事大小,大事行,小事莫行。用損其靈驗,記之!記之!
第三"正授菩提契"(一名"攝授諸祕門契"亦名"頂輪契同一切佛用")。
先以左右二手,無名指於,中指頭指,兩間出頭。次以二中指二頭指,並頭相捻,四指齊頭相著。二大母指,捻二頭指上節紋,二小指並頭直竪,合腕成印。
(注:此契之本尊即金界西方"阿彌陀佛"。修持此印之外現即"心王獅子吼王佛"。修至此印,即當西方部主位,能以蓮華玅性化轉愚癡,將分別妄見轉為"妙觀察智"。此印亦名"攝授諸秘門契"、"頂輪契",蓋妄情得盡,能以"妙觀察智"自在攝持諸秘門法藏,以達其源,故融金輪佛頂功德,印證行者,決定不退。)
若有善男子等,欲持佛菩薩,金剛心法者,依從此契,應念即得,不動智遍十方界,是聖非聖,是魔非魔,及諸天仙,四果聖等,諸大鬼神等,同時,即將本心,共同契合。世間所有事業,世辨非世辨,從此即和,合同佛心。何以故?得佛三昧門故,諸佛祕藏,從此攝故。諸佛頂輪,從此成故。一切金剛,依從住故。十方眾聖,來歸命故。一切諸惡,迴向善故。所有諸惡,自攝心故。一切諸障,自消除故。天魔波旬,自降伏故。裸形外道,成過之女,自求哀故。一切龍藏,自開發故。諸伏藏神,自布施故。龍王寶珠,自現前故。閻羅、天子、五道開閉、所有主,當自來懺悔故。一切諸法,不得現前,依從此契,即得現前故。一切諸佛、菩薩,逆順諸門,自了知故。一切菩薩,威光不能遮,此行人身故。小大願求,皆果遂故。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得此契持者,於淨心中,慎莫惑亂,收心在定,先念三歸,發受戒心,然結此契,當結之時,即有十方地神,執持香爐,供養此人。帝釋、梵王,現其人前,為說願教,持印大神,立在左右,為作證明,灌頂輪王,及執金剛神,立在前後,手扶佛甲,在行者身。諸金剛藏,位立虛空,雨大寶華,安慰行者,十方如來,縱住十方,放白毫光,照行者身。光中化佛,執大法輪,印行者,得印頂已,所有佛法,自然了達。
欲作此契,燒三種香:一檀香、二薰陸香、三沈香,各別燒,三世諸佛,同現其前。欲召十方諸佛、菩薩、金剛、諸天地神、日月星宿、五道巡官、司命、司察,結此契呪三七(二十一)遍,運心遍十方,經三遍迊,一切即至。欲召十方,寶藏及龍藏,伏藏神等,以契指天,即現其前。欲使神鬼,及諸金剛、天神、菩薩,乃至一切道力。欲使令者,以契印口,陰誦七遍,或三七(二十一)遍,應時現前,任意使役。
每日無問,夜及晨朝,結契誦至千遍,十方如來,自助其力。何況諸餘,一切外道,及以內道,有諸法術,有幻惑者,欲令破者,舉心即破,種種諸病,於大悲心中,欲作救護,無有疑滯,諸有病苦,來求救者,身不能去,但結此契,口言撿挍,其病人邊,即有聖者,自變化身,救彼病苦,還得除差。欲用此法,必須消息記持,莫不淨用。若不淨用,一切滯礙,無有成者。若諸印法,久持不得成者,結此契,日持千遍,不經七日,無法不成,所用即無滯礙,記之!記之!勿傳非人。勤苦願求,經三七(二十一)日,得佛菩薩。
第四"如來母契"(又名"金剛母"亦名"菩薩母"又名"諸佛教母"亦名"諸法母"亦名"諸印母"又名"自在天母"又名"契持母"亦名"總持母")。
先以左右二手合掌,二小母指,交屈入掌中。二頭指鉤,取二小母指頭。二大母指,並押二頭指中節,二無名指,直竪頭相捻。苾二中指,向二無名指,後亦相捻。四指頭齊合腕成。其座須結跏,亦得驗,小聲陰誦前呪。
(注:此契之本尊即金界北方"不空成就佛"。修持此印之外現即童子,乃表無垢作法。蓋此印為羯磨事業之總德,亦無作妙德之成辦。是以修持此印,必得本有通力現前,諸佛所能為者,我皆能為。八種隨心功用,不求自得,故名"總持母"。)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持此契者,心念十方諸佛七遍,然後當結此契。其契每於,大月十五日,結此契,持得萬遍,十方世界,所有自在法門,應身即現,乃至三十三天。須至即至,更無滯礙。諸佛長生,我亦長生。諸佛成道,我亦成道。諸佛度人,我亦度人。諸佛無礙,我亦無礙。諸佛化身,我亦化身。諸佛法身,我亦法身。諸佛放光,我亦放光。諸佛寂定,我亦寂定。諸佛三昧,我亦三昧。諸佛說法,我亦說法。諸佛不食,我亦不食。乃至種種,諸佛所作之事,皆悉能為能作。何以故?為於此中,是八種母故,及八自在故。諸佛常說,八自在故。我從此而生,更無別處。有此契,即能攝八方,自在之力。一一方界,皆有八方。一一方界,皆有八種隨心。
何等為八?一‧變化隨心、二‧慈悲隨心、三‧救苦隨心、四‧說法隨心、五‧逆順自在隨心、六‧攝諸要契,自來相逐隨心、七‧所有諸毒令向善,得至佛身,無退轉隨心、八‧世間所有,果報福德,能施即施,能割所割,能修即修,須成即成,須破即破隨心。
善男子等,如是隨心事中,一一皆有,百千恒河沙,隨心事不可具說。若有求者,但於晨朝,結契求之,無不可逐,若不果者,諸佛妄語。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持此契者,欲求佛位者,欲求菩薩位者,欲求金剛位者,欲求天神位者,欲求現十方者,欲求生西方者,欲求下方自在生者,欲求十方自在生者,欲求世辨無闕短者,唯當至心,思惟自念,事日持千遍,七日之間,即能得至。一離世界,更不往來。何以故?為同佛身,得佛神通故。為同佛心,得佛慈故。為同佛眼,得佛見故。為同佛力,得佛持故。為同佛行,行世間故。為得佛印,親印受故。為得諸佛,同變化故。為得法身,諸魔外道,自降伏故。何以降伏?見無二身,唯見一身。見無二佛,唯見一佛故。
善男子,當知此契,唯佛與佛,乃能記持,非諸聖也。唯諸菩薩,願力滿者,乃能記持,非初心也。非諸金剛,佛受與者,然始憶持,非小通也。善男子等,若將此契,十方世界,所有通靈,無不識知,無不攝受,無不頂禮,無不歸從,無不加護,十方如來,無不印可。寧於百億,恒河沙數世界,諸有大地,盡皆滅沒。諸須彌山王,末為微塵,復有佛身,遷轉不定。當知此契,不可說無有定相。
何以故?豈有諸佛,遷轉身也。當知此契,諸佛執持,非菩薩手。
若有菩薩,不從佛授,能行此契,無有是處。若有金剛,不從佛授,能得此契,亦無是處。盡於世界,雖有諸天,不得見聞。何以故?佛不授故,善男子,當知此契,欲同諸力,無有校量。若能至誠,持經三日,大地震動,如佛出世,日月光明,自然不現。何以故?為此力故,善男子,我此印契,久事我者,即來付屬。同我心者,我亦付屬。具大慈悲,我亦付屬。長養法性,我亦付屬。能度眾生,直至菩提,我亦付屬。依我經教,記持在心,我亦付屬。能為眾生,作決定者,我亦付屬。能使眾生,修行戒行,所有魔事,為作制約,不令退失,我亦付屬。
善男子,當知此契,佛額上光,結持之百遍,舉至額際,即能放光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如來心結,契持百遍,自得佛心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如來眼,持契百遍,舉至左眼,即同佛見。舉至右眼,即同菩薩見。舉至眉間,即同金剛不壞,神通自在見。善男子,當知此印,如來神通變化,結契持之百遍,舉至左膊,即同如來無邊身。身通化自在,觀見眾生,在於身中,舉至右膊,即運轉大地,在於身中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即是如來,神足無礙,故結契持百遍,上下八方,應時示現,皆有七步縱跡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同於如來語,持契百遍,舉至於口,所說法要,同如來音,無有礙滯,皆合契經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如來頂輪,結契持之,百遍能與,惡業眾生,作大福田。善業眾生,證果受記。當知此契,假使一切,諸佛同時,出生此契,神力如諸佛力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不可思議。若於願持者,必須珍重。勿妄宣傳,與諸非人。
何以故?我自保護故。若傳非人,即同謗我。若謗我者,必無出離。若不出離,云何得見,十方諸佛。云何得聞,十方諸佛名字,更何得見,諸佛法身?諸佛永劫,更無護念,一落地獄,過十恒河沙劫,始得出生。雖得出生,經百千劫,受無目身。當知此契,必須記持,勿輕用也。受法懺悔,除難救苦,攝障度人,降魔止毒用,縱有輕小事,意用此法者,多不成就,自當失驗。若能依此,諸驗自成,不假別持,使我廣說,句義重疊,遍於大地,猶亦不盡,記之不輕。
第五"如來善集陀羅尼契" (亦名"攝菩薩契"亦名"攝一切金剛藏王法身契"亦名"集一切陀羅尼神藏契"亦名"集一切威力自在契")。
先以左右二手合掌,交二中指,右押左,於掌中。二大母指,左押右,各捻本中指如環。二無名指,二小指並竪頭相捻。二頭指捻二無名指上節紋成。
(注:此契之本尊即胎界"大日如來"。此印即胎藏三部中之金剛部。修持此印,能護一切經教,並轉一切法藏。具金剛手之威力,降伏諸魔精怪,使皆入無生法忍。)
若善男子、女人等,欲持此契,先當於晨朝時,至心稱念,三世諸佛,面向十方,說三歸依法,清淨澡手、嗽口,然結此契,閉心靜坐,十方佛語,心中自了。一一思惟,證諸佛心,諸佛言音,從此而出。言音既出,十方世界,所有陀羅尼法門,及一切陀羅尼神,及百萬億金剛藏王,百萬億世界菩薩摩訶薩,及諸佛陀羅尼藏,龍藏、日藏、月藏、地藏、阿修羅藏、伏藏、寶藏、諸佛祕藏、乃至諸佛,所有一切,慈悲藏等,自然開發,皆自現前,如雲玉雨花,遍徹十方世界,所有陀羅尼藏,即自了達。得了達已,一切陀羅尼法,取用無滯。
若善男子等,欲持此法,須燒檀香、薰陸香、沈香等,須淨衣服,所發誓言:「我今持此契法,普為一切眾生。」設此誓已,即結此契,持至一百八遍,即有一切諸佛,化身為百億神,各嚴器仗,及諸眷屬,圍繞呪者,及百億神軍,百億鬼軍,百億諸天仙眾,一切水火風天,所有精祇變怪,無不來集。既雲集已,問言:「何欲所作?」我不違逆,能為即為,所須七寶,千子隱形法式,及王化四天,得大威力,所至之方,自然調伏。若有不順之者,以契指之,應時契上,化出兵眾,身持火焰,前後照徹,過十方世界。一一兵身,皆長千尺,縱廣正等,轉輪聖王,四天下用此契。欲得法藏,持契在心,即有持陀羅尼王,為說法要,自然開解,若降惡獸,以契指之。應時契上,即有五師子現,惡獸自然弭伏。
如來昔於,摩訶陀羅國,降護財狂象,用此契力。若欲移動山岳,結此契呪一千遍,以契指山三遍,指地三遍,於時地藏,及金剛際,遍其山下,涌出金剛,擲著他方。一切眾生,無覺知者,如來放光動地,當用此契。若有災疫流行,惡風暴雨,難禁制者,當結此契,呪經七遍,輪轉三匝,災疫停息。
若有持"一切陀羅尼"久用功夫,不得効者,當結此契,在於頂上,得至最勝,其力即成,更無擁滯。善男子等,如來神力,從此而生,如來契法,住此而出。過去諸佛,所有契集,法藏從此集。諸佛所攝,菩薩、金剛神力,及諸天仙,一切外道,能為伏事者,皆以此契攝持。若一切法,有諸眾生,不決了者,亦結此契,指此人心,自然了達。
諸佛菩薩、金剛,所行神通,人不知者,皆用此契。善男子,各見所有,一切陀羅尼,自證功力,動大千界,不得此契,能了知者,無有是處。如我此契,縱持諸法,多有犯觸,但得此契,不懼犯觸,亦無退散。一切諸聖,上及諸佛,下至種種隱形,種種幻化,常來供養。常持此契,所有福力,共諸佛等。
若修無上菩提之人,當持用有力。諸餘貪詐,小心勿妄宣傳,縱傳無效,即起謗法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是諸佛之身,能攝諸法,自宣通故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以如來身,能攝諸聖,來作輔故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以如來心,攝諸藏門,在意中故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以如來身,能攝一切,菩薩金剛,護世間故。善男子,當知此契,以如來身,能令一切大神,佈世間故。善男子,我此契即,始一付屬。我此契即,流注貧下,諸眾生手。其此眾生,是我菩薩,隨念所生。得菩薩記,我始付屬,善哉!善哉!
善男子,寧說諸佛,同婬欲身,莫輕此契,必須護持。何以故?豈有諸佛,成婬欲行不。諸佛若無婬欲,當知此契,必同諸佛。若持此契,縱造地獄因,墮於地獄。令地獄內,諸受罪者,應念生天,無有一人,及受罪苦。釋迦如來,現病入於地獄,救諸眾生。當用此契,更無餘契,能與此等。若使我說,劫劫相續,說不可盡,記之不輕異。
第六"如來語契" (亦名"勅令諸神契"亦名"勅令魔王外道契"亦名"聞持不忘契"亦名"善說語祕門契"亦名"同一切眾生言音契"亦名"一切逆順而說無能違契"亦名"一切言音無錯謬契")。
先以左右二手合掌,以左右二無名指,二小指叉於掌中,即以二大母指,左押右捻,二無名指小指甲上。二中指二頭指,並竪直申,總拆開二分計成。
(注:此契之本尊即胎界"大日如來"。此印即胎藏三部中之蓮華部。修持此印,能以清淨無染之語教敕眾生,皆令悟得本覺心體,證入胎藏核心。)
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得此契時,或得聞時,或得見時,其人身上,所有積劫重障,難自然消滅。一切法要,及非法要,出語讚歎,即成實故。所出言音,勅召諸事,告令十方,應時十方,同知聞故。心中所須諸法,但口告言:「我須此法,我須此力,我須此寶,我須此藥,我須此食。」若有一切所須,但淨心結契,誦呪至一千八十遍,所須之物,應令即有,所持物神,自然奉送。
善男子等,若有三十三天,聞此語音,謂如來語,即來供養。十方藥叉、羅剎、鬼神等,惡心磣害者,聞此言音,毒心即除。雖在十方,即自求哀,發弘誓願,我乘佛教,更不敢作惡。下方世界,諸金剛藏,聞此言音,踊出金剛座,扶持此人,安其座上。維摩詰取,東方金剛座,用此契力,多寶如來,從下方發來。用此契力,出言即得,更無疑滯。
何以故?以佛言音,遍十方故。以此言音,同諸佛言音,無有二故。以此言音,同佛常決定故。所有諸法,口所宣說,即同記持,無錯謬故。念念不退,同佛記持,常不闕故。言所出音,一切眾生,若得聞者,皆解了故。是語非語,口所說者,如諸法音。一切眾生,皆信受故。所說教令,眾生記持,不忘失故。縱有非語,使諸眾生,將為正法,能護持故。有諸眾生,失念失心,說錯教命,我此言音,能令得本,心正定故。所習法要,能令眾生,樂聽聞故。所說言音,無違越故。
善男子,若持此法,若行若坐,或住或臥,先念三歸,然後結持此契,得滿百日,一切語言,無不解了。若能至心,不解了者,一切諸佛,便為妄語。若使我喻此契力,無喻可喻,無比可比,乃至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一切諸聖,無有能知,此契力者,持之得通,不知根際,我今雖說,而有付屬,亦不知根際,當知久遠佛力,遞相付屬,遞相承受。遞相印可,遞相授記。如上之事,從自在心中,語契出生,不可輕用。記之!慎之!慎之。
初心眾生,勿令見我,如上印法,難可度量消息,不得輕用,小小之事。若有用者,令人失驗,縱欲用時,量事大小。
(注:以上前四印為金剛界四佛之功德總集,而下二印為胎藏界大日之金、蓮兩德分現,兩德合一,即是胎藏佛、蓮、金三部之總體。如是修證六印,本有修生一時俱泯,圓證不二極位。
真言宗相來注重金、胎兩部普門大法,因一切教法均不越理、智。兩部即理、智外現。今佛心中心法所修六印,已然融攝兩部秘奧,決志精進,則一切教法皆無遺滯。故本宗流衍至今,能得此法傳承者甚稀,亦可見珍貴非凡矣。)
爾時,世尊說此法已。一切菩薩,及諸金剛藏王,諸眷屬等,即欲修持,其天地大黑,日月星宿,失却精光。諸有神靈,忽然沈沒,佛視此已,便即微笑。以其語契,指十方界,天地大明。時諸菩薩,各自現身,各各動搖,天地大動,盡其神力,亦不能止。其時如來,却後安坐,告大眾言:「我用定契,此能安不?」即舒左手,四指向前,拓大指橫著掌中,右手亦如左手,安右膝上。
應時,一切大眾,及大地等,並悉得定。善哉!諸大眾等,當知久遠諸佛,有如是力,不可思議。一切菩薩心中,始可安立。如上諸法,決定加持。若無決定,縱盡劫修,有何成益?
爾時,"實德菩薩"白佛言:「世尊,如此定契,有何加持?佛何不說,如若不說,如病露現,莫知方救。」爾時,佛告"實德菩薩":「我此定契,一一諸佛,從此得定。久遠以來,唯諸佛有此定契。若諸菩薩,一切金剛,無此契也。若有此契,即同諸佛,其此定力,有言宣不實,無言宣。若無言宣,如上諸法,亦無言宣。誰人得到,誰能言宣。唯我此身,能為解了。唯過去諸佛,能為解了。其諸菩薩,能解了者,即同我身,非菩薩也。」
爾時,如來說此語已,下方有一菩薩名"無礙通",從下方來,佛前誦出,心住憂愍,嘿然而坐,所有寶座,皆不現前。唯自長歎,不讚歎佛。其時大眾,甚以驚愕,大眾問佛,佛即答言:「此人普遍,所以長歎。」佛告"無礙通菩薩":「今有何事,唯自噓嗟?」 "無礙通菩薩"心始歡悅,寶座始現,有大威光,影閇大眾,即下寶座,整履衣服,住立佛前,白佛言:「世尊,我於下方,聞說佛心中心,及如上契等,便即說持,今得此通,今來至此。善哉!世尊,然我悲愍,當知不。」佛言:「我以知竟,汝當聽受,付與眾生,我所持,以佛心持,若佛心持,即曼荼羅也。」"無礙通菩薩"言:「世尊,未得佛者,無決定者,攀緣多者,無慈悲者,其此眾生,欲入此中,可得不耶。」佛言:「"無礙",我本說法,只緣下劣。如有下劣,欲得求者,結日輪壇,其壇三院,逆日結之,無諸供養,唯有美香,戟羗三箇。若無戟羗,三刀亦得。三盞香,三面鏡,三盆水,其壇縱廣八尺,第一院白,第二院朱,第三院青,各如五方法,第一院中,求佛位者求之。第二院中,求菩薩法求之。第三院中,求金剛法求之。餘一切諸天仙,神鬼、地神等法,於壇外求之,舉心即成。不暇多日餘有功。契不得傳,凡現微功能,今且略說。但有懃修,諸有功法,自然證得。」
爾時,大眾問佛言:「世尊,其此法契,從誰授持?得誰灌頂?得誰加護?今得此通,遍滿十方,能令一切,盡皆降伏。能令一切,諸法自然露現。誰人於佛,修持此法,得如說通。誰人得通,佛自證見。我等今者,欲請作其師範。」
爾時,佛告大眾言:「汝等今有疑,且待須臾,自當得見,汝自證問。」
爾時,如來於自心中,結持語契,遍告十方,一切心中心者急來,大眾欲見。
爾時,"多羅菩薩"持菩薩心契,眷屬圍繞,從東方來,變身為佛。一切大眾,作菩薩像身,而現佛前。"堅意菩薩"從南方來,持菩薩成就契,化身作佛,一一眷屬,皆自變身,作菩薩心王。"師子吼王佛"從西方來,持正授菩薩契,從彼國來,在路眾生,是心非心,以契指之,總皆成佛。有遠聞者,得菩薩記。"最勝如來"下有一童子,年十四歲,從北方來,持如來母契,所經諸國,有大夜剎軍,大黑鬼軍,吐火神軍,大黑風窟及蛇男。如是等男,以佛母契指之,皆發慈心,隨送童子,得至佛所。如是惡獸,並得佛心,受菩薩記。"師子音佛"從下方來,持善集陀羅尼契,百萬億陀羅尼神眷屬,飛騰虛空,自來為證。上方"香積如來"下一童子身,並香世界,一童子身,持佛語契,從上方飛空徐語而來。下方眾謂是"香積如來"。"普光如來"下閻浮提,各白齎,花供養,下至佛前,乃是童子。
爾時,如來告大眾言:「善聽如前所來,並承受師,俱承佛力,皆有大通,久遠成就。即未可為證,汝等善聽,更喚一人。」佛即告言:「"光明童子"善來。」其時童子,住在雪山,聞佛喚聲,即來至於我所。其時童子,至大眾中,大眾譏訶:「如來喚汝,今眷屬何在,堪為我師。」童子答言:「我等眷屬,汝即是也。」大眾答言:「等共汝久不相識,云何當言,是汝眷屬?」其時童子,密持語契,指於大眾,除佛化身,諸餘菩薩,盡皆禮此童子。其時,大眾無覺知者。四眾禮訖,皆自告言:「仁者,我等今者,請仁者為師。」童子答言:「如來語契,實無虛妄。汝等大眾,一心持之,如我無異。」
爾時,大眾同聲,白佛言:「世尊,其此童子,修此契法幾久,當有如是力,攝我滿足之仁。」佛言:「眾等汝等今者,菩薩心未足,所以被攝,大眾善聽,我為汝等,說此因緣。我昔初住,雪山修道,多有諸惡獸等,無有善心,皆欲食人。我時在定,憶念我師,"空王如來"所說此呪,始宣一遍。其時,諸惡虫獸,皆得佛心,不害於我。漸次憶念,其時虫獸,得菩薩戒,皆食草菜。於後有此童子,聞我住山中,供給於我,始經一宿,因我持次,聽得我呪復經,明日盜我,即本結將,即便出山,更不事我,經七日間,得如是力,後過於我,即以神通,欲攝於我,為我持故二不相攝。汝等當知,盜法中由,有如是大力,何況正授!」
爾時,大眾聞佛說已,願賜我法,同此童子,威神自在。佛言:「汝等却後七日,當得此通,非人不信,即當忘失。」當爾之時,有諸外道,隱形眾中,佛知不制。於後欲持此契,降諸菩薩,為惡心故,結契之時,燒却身心,自法亦失。善哉!此法勿妄持之,一切事業,俱不廢置。唯止惡心、妬心,持即無效。若無惡妬心,速證不難。善哉!世尊唯願印可,唯願印可,速證佛地,得如佛身。爾時,如來為欲印可,一切諸大眾故,即以正授,菩薩契指,於十方以經三遍,即有黑風,吹諸菩薩,皆悉倒地。諸菩薩等,從地而起,即有赤色雲現雨,諸一切細末,栴檀之香,洒大眾身。次雨香水,浴諸大眾,浴大眾已,應時即得,此通自在。得自在已,具修此法,經七日已,普同佛身。佛初涅槃,所授供養,諸來化佛,是此契力。
爾時,大眾得此契力,即共同聲,讚歎佛德。
善哉救世者,普示大神通。微小現十方,俱獲大功德。佛身即凡體,德力等十方。
微妙淨法身,下愚決定有。親族證此果,咸遍於未來。當願凡夫音,同佛語無異。
爾時,文殊師利,法王子等,復以神通,遍告十方,而讚歎佛。
善哉聖師子,慈光遍世間。微妙淨法身,顯現希有事。久修而不了,放光即菩提。
如此諸佛身,是我大師力。當知盲聾道,無過此慈悲。唯願後覺人,亦同我今日。
爾時,如來說偈曰:
一切諸身中,莫過於佛體。所有要妙法,無過諸佛心。將心示眾生,眾生即佛體。
如此大聖力,菩薩不能知。有劫恒河沙,我始一付屬。若能依修者,即同我此身。
若有至誠者,夢授與菩提。我說夢中因,汝等當善聽。若欲見法時,必見化樓閣。
諸佛乘空往,臨頂即自安。或見臨大河,陸船隨手造。或見高山上,通自無根栽。
或見作浮圖,騰空自往來。若見說法會,身自為法王。或見素像時,舒手即嚴飾。
或見諸經卷,引手即執持。若見諸樓閣,其身自安坐。或見大江河,入裏無沒溺。
如是諸法相,即成得法因。普示依持光,必須依我覺。若不依我此,未見有菩提。
縱於契經中,所習多疑滯。
爾時,大眾聞此法已,歡喜奉行,禮佛而退。
佛心中心經卷上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