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版

金剛界九會曼荼羅"降三世會"的論說

降三世會又稱為"降三世羯磨會",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一,位於成身會左方,即北方中央位置。

在金剛九會中的前六會(或說為七會)是以《金剛頂經》中的初會《金剛界品》為依據,表示金剛智體。而此會是依據同經的《降三世品》中十種曼荼羅中的第一種曼荼羅。在此會中"毘盧遮那佛"示現忿怒相,表示"毘盧遮那佛"以金剛不壞的出世間智慧,來調伏難以教化的惡性眾生。

《十八會指歸》中說:「次說降三世大品,有六曼荼羅。如來成等正覺已,於須彌盧頂,轉金剛界輪已,與諸菩薩名號受職已,"摩醯首羅天"等剛強難化的眾生(天神),不可以寂靜法而受化之。(中略)當時"普賢菩薩"所變化的"金剛手菩薩",受一切如來請已,即入"悲怒金剛三摩地",現大威德身,以種種方便調伏,剛強難化的眾生(天神),乃至命終。"摩醯首羅天"死已,自見於下方,過六十二恆河沙世界,名曰"灰莊嚴"。彼世界中成等正覺,名為"怖畏自在王如來""執金剛菩薩"以腳按之,誦"金剛壽命真言"復得蘇醒。既受正法覺化已,"金剛薩埵"菩薩則說大曼荼羅,引入諸天(天神),受於金剛名號。」可知此會的甚深旨意。

由此可知此會是"毘盧遮那佛",以大慈大悲、大智大勇,現起正法輪身,化為"金剛薩埵" 菩薩轉正法輪,以攝受一切眾生。但是因為如"摩醯首羅天"(大自在天神)等,剛強難化的眾生,無法以理說教化導引,不是能由聞思修的"寂靜法門"可度。因此,使用大悲至極的方便,不得已由大悲空智,示現暴惡憤怒相的"降三世明王"形,嚴立教令,違者降伏罰治,使其服從教令,所以稱為"教令轉身"。此會的曼荼羅,即是降三世教令輪的曼荼羅。

緣起在三十卷《大教王經》中,則說明三界主宰"大自在天神",現起大怖畏、極憤怒的大威猛相貌,不遵從佛陀的教誨。這時"金剛薩埵" 菩薩即示現"金剛手大憤怒王"(降三世明王),發出自金剛心明的"吽"字真言降伏,"大自在天神"因而昏迷倒地,為"降三世明王"所降伏。 "大自在天神""毘盧遮那佛"求救,卻不服"降三世明王"的教敕。"降三世明王"宣說真言,舉左足"大自在天神"身上,右足踏在"大自在天神"天后"烏摩"身上。這時"毘盧遮那佛"以大悲心宣說"一切佛慈護心咒",使"大自在天神"入於三昧耶三摩地,痛苦頓消失,並證得安樂解脫,便從"降三世明王"的足心脫出。

降三世會在三十卷《大教王經》中稱為"降三世曼荼羅""三界最勝大曼荼羅"。而三界最勝即降三世的異名。

《十八會指歸》中,說明《降三世大品》乃是十種曼荼羅中的"第一大曼荼羅"之說:「第一說大曼荼羅儀軌,皆具三十七尊,說降伏法及修神通法。」是說明此會中,主體為金剛界三十七尊。

但此會現在流佈的曼荼羅中,若不計四隅以蓮花為代表的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天神,則計有七十七尊相,是三十七尊加上賢劫十六尊外金剛部二十天四金剛女明妃,共有七十七尊

此會中三十七尊的曼荼羅主尊,都入於降三世折伏三昧,所以總括而言為現起憤怒形。不過在形象上,除了"金剛薩埵" 菩薩為"降三世明王"像外,還是寂靜像。但是除了中央解脫輪的"毘盧遮那佛"、四波羅蜜菩薩及八供養菩薩、四攝菩薩外,其餘四解脫輪的二十尊菩薩,都雙手交住於憤怒拳,示現“降三世印”憤怒拳兩手結金剛拳,以右腕壓住左腕,合腕交叉而懷於胸前

東方解脫輪的"金剛薩埵"菩薩位上,現起"金剛薩埵"菩薩的教令輪身"降三世明王""降三世明王"示現身青黑色,代表調伏。四邊的火焰為大智三昧,燒除一切煩惱障礙的利慾心毛。三目、三世及憤怒相,代表降伏貪、瞋、痴等三毒。三世或三界中,以貪、瞋、痴三毒為根本煩惱,因此以降三世之法降伏。而口邊利牙出現,是食盡無明煩惱。二手結"獨股杵印"是以獨一實相菩提心的"獨股金剛杵",搗碎無明煩惱。

外金剛部的四隅中,與降三世相應者有"不動明王妃"、"大威德明王妃"、"軍荼利明王妃""降三世明王妃"等四明王女妃的安立,便於四明王悲智雙運。


金剛界九會曼荼羅降三世會的法相圖







金剛界九會曼荼羅降三世會的種子字圖







必須經金剛上師加持傳授,方可持修。




金剛九會界曼荼羅的降三世會    第一頁
上一頁          下一頁
往頁首